上一次小歐介紹了面包的種類,這次教大家制作面包最重要的點是哪幾個?經??吹脚浞嚼锍霈F的直接發酵法中種發酵法又是什么呢?
面包制作重點在于制作面包的兩個步驟——攪拌和發酵。攪拌除了可使各項材料混合均勻,更重要的是可加速面筋的形成,讓面筋得到充分拓展,使面團在發酵時能包覆氣體膨脹,并在烤焙時具有較佳的烤盤流性,意指面團在烤焙時可順利擴張到烤模角落,烤焙出來的成品無論在口感或外觀上,都能得到最佳的品質。尤其在制作帶蓋土司面包時,若面團的烤盤流性、發酵兩者不足或過度,則會造成圓角或出角,品質均不符合標準。

以下是介紹面包的制作方法
雖然面包制作大抵要經過攪拌、發酵、整形、烤焙等一連串的程序,但在攪拌這一環又可分為不同的制作方式。
將所有材料一次攪拌至面團完成階段的,是直接發酵法;將材料分為中種面團與生面團二次攪拌,即中種發酵法。除了上述最常操作的兩種制作方式,還有【快速直接發酵法】、【快速中種發酵法】、【基本中種法】等方式,這些作法是在操作空間或時間不足時的補救方式。
1、直接發酵法
直接發酵法是依序將所有材料加入,攪拌至完成階段的作法。其優點是備料簡單,操作簡便,發酵時間短;缺點是由于酵母發酵速度快,在基本發酵完成之后無法等待,所以若是操作流程有所耽擱甚至讓面團發酵過度,容易造成面包品質不良。

面團攪拌至完成階段
1、將油脂以外的材料全部放入攪拌缸中,使用鉤狀攪拌器以慢速攪拌至材料慢慢混合。若一開始即以中速或快速攪拌,粉類材料會揚起散出攪拌缸,造成過多損耗。材料在攪拌時會混合至無干粉狀,成為粗糙濕潤的面團,即可轉高速攪拌至面團卷附在攪拌器上,并在此時加入油脂繼續攪拌。
2、繼續以高速攪拌面團,至面團開始拖尾拍打攪拌缸,且表面細膩光滑、不黏手。取一小撮面團可撐出如口香糖的透光薄膜時,即到達完成階段,接著加入少許沙拉油幫助面團離缸。此時以溫度計測量面團中心的溫度,應介于26~28℃之間。
3、將面團取出用手包覆滾圓,或在撒少許高筋面粉的工作桌上滾圓,成為外表光滑的圓形面團,以幫助后續的基本發酵。若不先滾圓而直接把形狀不規則的面團放入容器中發酵,外表缺乏薄膜包覆的面團,將無法順利保留在酵母發酵時產生的氣體,面團也無法在預訂時間內膨脹至足夠體積。
基本發酵&延續發酵
4、將滾圓后的面團之收口面朝下放入缸盆中,再放入基本發酵箱,進行60~90分鐘不等的基本發酵。若超過60分鐘,則需在第60分鐘時,取出進行翻面并重新滾圓,再回基本發酵箱進行30分鐘的延續發酵。
分割&中間發酵
5、在確定面團已完成基本發酵后,即取出所需重量來分割。但因為面團在切割后,表面將會露出充滿氣孔的組織,所以必須再次滾圓,并在進行整形操作之前,在面團蓋上塑膠袋靜置或放回基本發酵箱,進行8~15分鐘的中間發酵,以恢復延展性。
整形&最后發酵
6、選擇適當的整形方式來操作。整形完成后,將面團一一裝入抹油烤?;蚺旁诳颈P上(需留有適當間隔距離,以免最后發酵以及烤焙時,面包膨脹后相黏),送入最后發酵箱中進行最后發酵,直到面團膨脹到適當的體積大小時,即取出刷蛋液,立即送入烤爐烤焙至完成。

2、中種發酵法
中種發酵法是采用二次攪拌,先將中種面團打至擴展階段即取出進行基本發酵,待發酵完成后再取出分成小塊,與主面團材料混合攪拌至完成階段,即取出整形操作,后續的制作均與直接發酵法相同。其優點是發酵穩定,烤焙后的面包組織也比直接發酵制作的更加柔軟細致;其缺點是分兩次攪拌,要分別備料,發酵時間也較長。
面團攪拌至擴展階段
1、將中種面團的所有材料全部放入攪拌缸中,使用鉤狀攪拌器以慢速攪拌至材料慢慢混合至無粉干粉狀,成為粗糙濕潤的面團,即可轉高速攪拌至面團卷附在攪拌器上,此時用手拉取,面團因具有良好的彈性而縮回。
基本發酵
2、將攪拌至擴展階段面團取出,用手包覆滾圓,或者放桌上滾圓,再放入鋼盆中送入基本發酵室,進行90分鐘的基本發酵,不需取出翻面。
攪拌主面團至擴展階段

3、攪拌缸中放入備好的主面團材料(油脂除外),并將完成基本發酵的面團取出隨意撕成小塊加入缸中,一起以慢速攪拌至看不見面團上的干粉,即可轉高快攪拌至卷起階段,再加入油脂繼續攪拌至面團出現拖尾拍打缸邊的擴展階段,即可倒入少許沙拉油幫助面團離缸。此時以溫度計測量面團中心的溫度,應介于26~28℃之間。
分割整形&烤焙
4、后續的制作,按照所需來進行分割、整形、最后發酵,至烤焙完成。
這回掌握了做面包的重點了,以后的操作肯定妥妥的,下次想知道什么知識,馬上留言給小歐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