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杯美味的咖啡無疑是一名咖啡師的功力表現所在,對咖啡豆直觀的判斷,從而選擇適當的研磨度、水溫、沖泡時間及水流。最終根據不同的客人提供不同濃度比例的咖啡。這其中所涉及的任何一項稍有改變,都會影響整杯咖啡的味道。所以這也是咖啡之所以迷人的地方吧。

如何判斷買回來的咖啡豆質量?很簡單!
今天給大家一個測試豆豆的方法:杯測
咖啡杯測(CUPPING)最早發際于1890年左右,是由美國舊金山的庫爾斯兄弟咖啡公司,為了確保每批咖啡生豆的品質,開始對進口的咖啡豆進行兩個階段的杯測,在出產地出貨前先對咖啡豆杯測并留樣,待咖啡豆進港后再抽樣杯測,以確認進口生豆的品質是否跟樣品豆一致。
說白了就是為了避免買到重大瑕疵的咖啡豆。
所以杯測在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一些大型烘焙廠秘而不宣的一項技術,今天教給大家的屬于簡易版的杯測,可以鍛煉我們的味蕾及嗅覺細胞,從而增加品鑒樂趣。
首先需要準備的工具有:
樣品豆三支
(兩支相同,另一支可以是加入一些瑕疵豆的)
相同的杯子三只
杯測專用湯匙若干
清水一碗
第一步:標準化
每支樣豆的烘焙度定在一爆結束至二爆前,烘焙時間約8~12分鐘,樣豆3支,其中一支添加瑕疵豆,研磨刻度要比手沖略粗。

第二步:聞香
三支粗細度與重要相同的咖啡粉,分裝在三個杯子內,先聞其干香。包括:酵催作用的酸香和花果香、焦糖化和梅納反應的甜香、干餾作用的焦香
第三步:注水
磨粉后需在15分鐘內,以93℃熱水沖泡咖啡,以免久置遭氧化,粉與水的比例為1:18~1:19,浸泡3~5分鐘,勿超過5分鐘。
第四步:破渣
第四分鐘,以杯測勺背面破渣,每杯可撥動三次,此時可聞其濕香。
第五步:撈渣
接著撈出液面的咖啡渣。
?
第六步:70℃啜吸
浸泡第8~10分鐘左右,咖啡液降溫至70℃~72℃,開始鑒賞液化滋味與濕香。以杯測匙啜吸入口,先感受酸甜苦咸脂五大滋味,吞下咖啡后,別忘了回氣鼻腔,利用鼻后嗅覺,鑒賞咖啡油脂釋放出的氣化味道,諸如焦糖、奶油、花果香等迷人香氣,并留意是否有木頭、土腥、藥水或酸敗的瑕疵雜味及苦味強弱。除了舌頭的滋味與鼻后嗅覺的氣味外,還需體驗咖啡口感,也就是厚實感與澀感,咖啡在口腔里的順滑感如何,如果有澀感出現,表示品質有問題了。
第七步:接近室溫再啜吸
咖啡液降溫至50℃以下或室溫時,務必再啜吸幾口,吞下后再咀嚼幾下,此時最易判斷咖啡的干凈度、酸質以及甜感如何,細微的雜味很容易在接近室溫時,被味覺和鼻后嗅覺偵測出來。
方法交給你們了,只要常喝咖啡、多比較、勤練習,在腦海中建立完整的咖啡風味記憶庫,人人都可以成為稱職的杯測員??Х鹊氖澜绮浑y懂,看你有多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