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隨著面包的發展,在一些面包店里我們能看到很多法歐式面包,比較經典一點的產品有法棒,雜糧面包,堿水面包,還有俄羅斯大列巴,這些面包產品在歐洲是最常見的,也是售賣比較多的產品。歐洲人的面包是主食,這是對歐式面包的基本概括,也是與亞洲國家為代表的日本、臺灣面包最大的區別。

歐式面包就是歐洲人常吃的面包,而在中國歐法式是面包很少吃,剩至一天賣不了多少,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,我以為是跟每個國家的飲食有關系,所以對歐法式面包不太能接受,后來我才發現這不是主要原因,是因為我們平常所在的門店買到的歐法式面包口感不太正宗,吃起來失去了歐法式面包獨特的口感,面包在國內的餐桌上很少見,可是在歐洲,餐桌上都離不了,甚至有些面包人們把他們當作了非常普通的零食,是可以隨意在任何時候買來吃的,所以歐洲的人均面包消費量也遠遠大于國內,這與非主食的原因有著很大的關系。

但是,國內的消費者對以面包為代表的烘焙食品的認識“天然、營養、健康”的理念是越來越深刻了。那歐式面包有些什么樣的特點呢?一般說來,歐式面包都是個頭較大,份量較重,顏色較深,表皮金黃而硬脆;面包內部組織柔軟而有韌性,沒有海綿似的感覺,空洞細密而均勻;面包口味為咸味,面包里很少加糖和油,面包吃起來更多的是麥香味濃郁或是雜糧的香味比較突出。

制作歐式面包的材料和我們國內常用的材料是有區別的,制作面包我們常說的基本要素都是一樣的,面粉、酵母、食鹽和水,可是有區別的地方差異就比較大了,國內流行面包廣泛使用油脂、砂糖、奶粉、雞蛋等,這些都是作為重要原材料而按不同比例進行添加的,歐式面包很少添加,這是國內面包相對歐式面包來說在使用原材料上的最大區別。而且在制作歐法式面包時,國外的面包師都會自己培養酵種,有些酵種剩至培養了上百年,然后在攪拌面團時會把這酵種加進去,來增加面包的風味,歐式面包使用的面粉種類、各種谷物(雜糧)和種子都是在國內應用較少的,這是歐式面包相對國內面包來說最大的區別。
想學習更多的烘焙知識嗎?快來廣州歐米奇學習吧!